發布金融產品557個!黑龍江“信易貸”成功授信額突破200億元
今年,我省政務守信踐諾工作專班將“信易貸”工作納入專項行動,全力推動落實。截至目前,全省入駐“信易貸”平臺中小微企業超過28萬家,金融機構達266個,發布金融產品557個,成功授信額累計達到215.18億元,超額完成了既定200億元的工作目標。今年,全省各級營商環境建設監督部門會同銀保監等部門,積極征求中小微企業、金融機構的需求和意見建議,搭建互信橋梁,指導中小微企業注冊“信易貸”、發布融資需求。各級公共信用信息平臺不斷拓展信用信息的歸集、共享的廣度和深度。截至目前,省公共信用信息平臺共歸集市場主體納稅、社保繳費、水、電、氣等信用信息達5.88億條,并實現了與全國“信易貸”平臺的數據共享。金融機構累計調用企業信用報告超過11萬次,查詢信用信息量超過230萬條,有效緩解信用信息不對稱、不充分問題,真正實現“以信獲貸,以貸促信”的良性循環。省公共信用信息平臺篩選出信用良好、有融資意向和作出信用承諾的“信易貸”推薦企業名單,并推送至“信易貸”平臺,為名單內中小微企業提供更為便捷、優惠的融資支持。建立企業信用風險預警機制,定期向“信易貸”平臺推送信用風險預警企業名單,為金融機構提供精準化信用服務。同時,今年各地市持續提升信用修復效率,壓縮信用修復辦理時限,及時為企業“增信”,有力推動了“信易貸”的開展。
深入走訪 表彰先進丨延壽縣持續推進“信易貸”工作 授信額度持續提升
為認真落實市政務守信踐諾優化營商環境專班工作,延壽縣營商環境建設監督局帶領縣信用辦同志,深入縣內農行、農發、建行、郵政儲蓄、融興銀行等6家金融機構,持續協調推進本縣信易貸工作。目前,平臺金融機構累計向7家中小微企業貸款1520萬元,金額居全市第8位,居九縣(市)第2位。走訪中,延壽縣營商環境局詳細了解金融機構融資特點及“信易貸”推進工作的做法,鼓勵金融機構在鞏固線下服務產品的同時,開展“信易貸”線上對接模式。各金融機構在維持傳統貸款的基礎上,分別推出“信用快貸”“云稅貸”“個體工商戶經營快貸”等產品,解決了“三農”及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貸款難、審批手續繁瑣、放款周期長等問題??h營商環境局對2021年“信易貸”推進工作中業績突出的建設銀行延壽支行及延壽融興村鎮銀行的3名員工頒發了榮譽證書,鼓勵他們為“信易貸”工作再創佳績。下一步,延壽縣將持續推進“信易貸”工作,加大宣傳力度,組織行業監管部門引導更多市場主體入駐平臺,鼓勵金融機構給予中小企業更多優惠政策,不斷擴大授信率。
授信金額達9.14億元!哈市“信易貸”三項指標全省第一
為更好地緩解中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按照國家、省的部署,哈市在全省率先開通全國“信易貸”平臺哈爾濱站,大力推進“信易貸”工作,多渠道開展“信易貸”宣傳推廣。截至目前,入駐全國企業6.6萬戶、金融機構76家、發布金融產品105個,三項指標均居全省第一位。為促進金融資源更好服務實體經濟,加大信用惠企便民力度,市及區(縣)市充分利用政務服務大廳、政府門戶網站、“信用中國(黑龍江哈爾濱)”網站、短信平臺等線上線下渠道,全場景宣講引導。其中,依托哈政務服務網“主題服務”、“企業直通車”開通“信易貸”專欄,創新與國家平臺實現統一身份認證,方便企業登錄;先后組織龍哈產融平臺、哈綜合金融服務平臺接入全國“信易貸”平臺,同時對接市信用信息共享平臺,為金融機構調用市場主體信用報告提供便利。市營商環境建設監督局、市工商聯等部門,積極倡議組織廣大企業入駐。市住房公積金中心依托“住房公積金計算機管理系統”向系統內8578個企業用戶發送“信易貸”短信,指導企業登錄注冊。為加強督導力度,哈市將“組織企業入駐‘信易貸’平臺數量占轄區市場主體5%或10%以上”納入年度地區經濟社會發展主要責任指標考核。設立了由政府牽頭,金融機構和市場主體共同參與、共擔風險的“信易貸”風險緩釋基金,引導更多中小微企業和金融機構入駐,鼓勵引導商業銀行支持中小企業以應收賬款、生產設備、產品、車輛、船舶、知識產權等動產和權利進行擔保融資,推進動產抵押登記“網上辦”“當日辦”。目前,入駐企業共發布融資需求1514筆,金額172.72億元,正對接563筆業務,意向金額達90.89億元,已成功授信101筆,累計授信金額9.14億元,受惠企業和成功授信金額持續攀升,初步形成了以信獲貸、以貸促信的良性循環。
黑龍江:信用可換真金白銀 信易貸為企業授信突破百億元
如何破解疫情帶來的中小微企業激增的融資需求難題,有效推動金融機構“敢融愿融能融會融”,做到銀行貸款精準“滴灌”中小微企業,提高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質效,持續優化融資環境? 2020年8月,黑龍江省開通全國中小企業融資綜合信用服務平臺(黑龍江站),截至目前,“信易貸”平臺為龍江中小企業成功授信突破百億元?! ?ldquo;信易貸”實現信用有價 黑龍江省營商環境建設監督局社會信用體系建設處處長潘洪波介紹,加強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深入開展“信易貸”工作,可以助力金融機構更加全面準確判斷市場主體信用,降低對抵押擔保等傳統增信手段的依賴程度,解決信用信息不對稱的問題,推動實現“信用越好,貸款越容易”?! 」枮I市利用“住房公積金計算機管理系統”向系統內企業發生“信易貸”宣傳短信,佳木斯市將“信易貸”納入“走千企訪百戶”活動內容,牡丹江市開展“便民春風為中小企業貸來及時雨”行動,推動全市2020年度A級和部分B級納稅人企業入駐“信易貸”平臺……全省各地通過多渠道、多途徑廣泛宣傳“信易貸”,不斷提高社會知曉度,增加“信易貸”市場主體覆蓋面,加大對中小企業紓困幫扶力度?! ≈行∥⑵髽I連連點贊“信易貸” 信用可換真金白銀,成功授信的中小微企業連連點贊“信易貸”?! ?ldquo;信易貸是非常公平的平臺,只要是講信用的好企業,都可以通過平臺申請到相應金額的貸款。”齊齊哈爾北墨汽車配件制造有限公司是招商引資到齊齊哈市的企業,因為企業誠信經營,過去貸款時常使用“白名單”貸款,在齊齊哈爾市建華區營商環境建設監督局的建議下,嘗試了更加靈活便捷的信易貸。通過平臺申請后,銀行工作人員主動上門到企業考察了報表內容、上下游真實性等,不到一個月企業就收到了200萬元的貸款?! ∫咔橛绊?,黑龍江華能時代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在資金流上遇到壓力。因為在多個平臺看到政府扶持中小企業的政策中提到了“信易貸”,公司負責人王輝抱著嘗試的心態通過平臺申請,很快得到300萬元的小企業年審貸。王輝表示:“對于我們這種20多年的老企業,申請信易貸的手續非常簡單,這種貸款方式真的能實實在在為企業解決困難,希望未來有更多好的政策、好的支持幫助企業發展。” 黑龍江省致達農業機械銷售有限公司由于資金周轉困難,嘗試申請了“信易貸”,通過網上申請后,馬上有銀行與企業聯系,上門考察企業的經營內容、固定資產等,在申請1個月左右的時間,企業就收到了100萬元的貸款。企業負責人鄭洪波激動地說:“沒想到真的能通過信用獲得貸款,這對我們民營企業有很大作用。” 作為發放貸款的“甲方”興業銀行負責信易貸業務的工作人員同樣點贊“信易貸”平臺。他們表示,相比于過去的貸款流程,信易貸流程更加簡單。常規貸款在貸款整個流程中,還需要經過行內企業金融部評審以及信用審批委員會審議后報審批人審批?,F在,對于信易貸客戶直接進入審查環節,節省了很多流程,且興業銀行有專職審查、審批人員,相當于在簡化流程的同時還走了綠色通道,提高了審批效率,節省了企業的時間?! ∽?ldquo;信用紅利”直達實體經濟 “黑龍江省開展‘信易貸’工作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信易貸’能讓企業實實在在地感受到信用的價值,會主動提升誠信合規經營水平,強化守信意識,實現以信獲貸、以貸促信的良性循環。”潘洪波表示,過去,很多新生市場主體往往缺少可擔??傻盅旱馁Y產,獲得常規貸款較為困難,制約了資金直達實體經濟?,F在,通過多種渠道提高“信易貸”的社會知曉度,引導中小微企業、金融機構入駐平臺開展業務,讓雙方都能享受到“信用紅利”,營造良好的營商環境?! ∫孕奴@貸、以貸獲信,信用有價,讓銀行敢貸,讓企業能貸,將金融活水精準滴灌中小微企業。據省營商環境建設監督局統計,截至目前,全省入駐“信易貸”平臺中小微企業已達184468戶,金融機構267家,發布產品529個。累計成功授信1600筆業務,總金額達102.42億元,突破100億元,實現了跨越式發展?! ∠乱徊?,黑龍江省將著手建設省級中小企業融資綜合信用服務平臺(“信易貸”平臺),促進公共信用信息與金融征信信息融合,為“信易貸”提供更加全面的信息和評價結果支撐。引導更多市場主體和金融機構入駐省“信易貸”平臺,鼓勵金融機構開發利率優惠的金融產品,讓中小微企業得到便利和實惠,逐步提高信用貸款的占比,推動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潘洪波說。
實施“信易+”丨榮市街道信用體系創新經驗將全省推廣
為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關于建設“誠信政府”部署,日前,全省街道、鄉鎮誠信建設工作視頻座談會議線上舉行。今年初,黑龍江省選取了140個街道、鄉鎮和社區(村屯)作為誠信建設試點,進行了有益探索和實踐,目前已取得了初步成效。會上,南崗區榮市街道辦事處等7個信用體系建設試點單位作了交流發言。今年初,南崗區制定了《個人誠信積分管理辦法》等制度體系,建立評價指標模型,探索歸集個人信用信息渠道,實施“信易+”守信激勵措施。榮市街道等率先試點試行,并在構建信用體系建設中嘗試“五化模式”,即規范化實施、便民化互動、信息化服務、特色化創建、常態化考核,榮市街道先行先試了“線上雙端個人信用積分系統”,個人信用積分評價采用千分制,積分達到AAA、AA級的誠信個人可享受上門服務、優先辦理、綠色通道等政務服務。榮市街道這種守信激勵模式的創新做法,暢通了基層政務誠信體系建設“微循環”,并成為典型經驗全省交流學習。接下來,黑龍江省營商環境局要求各街道、鄉鎮學習7家試點單位創新做法,建立健全政務信用記錄和守信激勵失信懲戒機制,建立健全守信踐諾機制,同時推進社區、村屯誠信建設,探索惠民、利民的守信激勵措施和推廣“信易+”應用。
黑龍江“信易貸”授信額創新高
全國中小企業融資綜合信用服務示范平臺(“信易貸”平臺)統計顯示,黑龍江省“信易貸”服務實體經濟的質效大幅提升。截至2021年10月18日,全省入駐“信易貸”平臺中小微企業已達103,868戶,突破10萬戶。累計成功授信1195筆業務,總金額達56.37億元,突破50億元,實現了跨越式發展?! ∽?020年8月開通全國中小企業融資綜合信用服務平臺(黑龍江站)以來,全省各級營商環境建設監督部門會同銀保監局認真落實“六保”“六穩”要求,大力推動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借力信用有價破解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不斷加大工作力度,落實服務措施,精心組織中小微企業、金融機構入駐平臺開展業務,營造良好的營商環境,融資需求和成功授信額持續提升。截至目前,各級信用信息平臺累計按需歸集信用信息5982.71萬條,“信易貸”平臺累計調用信用信息達8.5萬次,查詢信用信息企業達8.8萬戶。已有281家金融機構發布金融產品數495個,中小微企業發布融資需求8687筆,金額達611.79億元,正在對接業務有2627筆,意向金額195.45億元,“信易貸”業務呈良好發展態勢?! ∠乱徊?,黑龍江省將加強公共信用信息歸集,開展企業公共信用評價,為企業和金融機構提供更全面、更精準的信用服務,持續推動“信易貸”工作深入開展。將繼續引導中小微企業和金融機構入駐“信易貸”平臺,讓信用好的中小微企業享受更優惠的貸款利率,實現“信用越好,貸款越容易”。持續推動各金融機構入駐“信易貸”服務平臺,建立龍江“金融產品超市”“金融服務超市”,逐步提高企業貸款中信用貸款的占比,助力黑龍江省中小微企業高質量發展。
“信易貸”是社會信用建設的良好實踐
在近期召開的“推廣‘信易貸’模式 促進金融服務實體經濟”工作現場會上,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連維良對“信易貸”給予了高度評價,并就如何加大“信易貸”推廣力度強調了三個“十分”,即“十分有力”、“十分有數”和“十分有效”。筆者認為,當前蓬勃發展的“信易貸”作為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的一項重大制度創新,在解決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融資難、融資貴方面取得了顯著成績,極大地拓寬了企業的融資渠道,顯著提升了經濟和社會治理效能,已經成為我國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的一種良好實踐?! ?、“信易貸”機制是融資機制的重要創新 “信易貸”機制是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的一項重要創新。從當前的實踐來看,“信易貸”機制牢牢把握住了信用建設的幾個重點和關鍵。其一,信息機制。信用的基礎是信息?;谄髽I的授權,將其在投資交易、社會交往中的履約、守法等信息進行采集、歸集、共享、披露和利用,進行有效的信用信息傳遞,從而使社會各方能夠充分利用這些信息判斷交易對方的信用狀況,有利于增進社會信任,塑造良好的誠信環境。其二,信用機制。通過對信用信息的披露和利用,可以形成對借款企業的精準信用畫像,便于金融機構準確評估企業的履約能力和履約意愿,形成有效的市場聲譽機制。根據企業的信用狀況,金融機構可以有針對性地分別給予積極進行交易、提供優惠交易條件或者拒絕交易、提高交易條件等不同對待,營造出守信者受到激勵、失信者受到懲戒的社會氛圍。資金供給方、資金需求方基于履約、守法等信用狀況開展的交易活動,將更加理性高效?! ∧敲?,如何正確理解“信易貸”的運行機理呢?從形式上看,“信易貸”似乎僅僅是傳統經濟信用機制的一種沿襲和繼承。然而,如果從更深層次的角度來看,“信易貸”實際上是對以金融信用信息為核心的傳統經濟信用機制的創新和超越。集中體現為它以信用信息平臺為基礎,引入了諸多的企業、金融機構、政府等主體參與,構建了一整套以信用為基礎的高度制度化的融資機制,有效克服了傳統信貸模式之下“以擔保換貸款”、“以資產換資金”等資產信用制度的局限和不足,從而借助于信用媒介促進有效融資。從這個角度來講,“信易貸”機制不僅僅是信息和信用機制的創新,更是一整套融資機制的系統創新,是制度化信用機制的一個全新樣本?! ?、“信易貸”機制顯著提升了治理效能 當前,“信易貸”已經被實踐證明是一種有效的融資機制。在“信易貸”的運行過程中,以信息和信用為基礎,構建了一套社會各方參與共建共享的融資機制,切實解決了中小企業在融資過程中的痛點和難點問題,顯著提升了經濟社會的治理效能?! τ谄髽I而言,“信易貸”機制放大了誠實守信的優勢,使得那些履約守法的誠信企業能夠更加自覺主動地改善自己的信用狀況,從而獲得更加便利的融資。同時,由于“信易貸”機制有利于增進借款人和貸款人之間的信任度,不再需要以物的擔保作為貸款前提,大大減輕了企業提供擔保的負擔?! τ诮鹑跈C構而言,借助于各類豐富的信用信息,考察借款人的信用狀況更加簡便高效,從而能夠更好地滿足銀行等金融機構進行貸款評審、貸款風險管理方面的需要。金融機構要求借款人提供擔保的必要性大大降低,這就顯著提高了貸款評審和發放效率,減少了對擔保財產繁瑣的審核、管理和控制流程,能夠為借款人提供更加方便的融資服務?! τ谡?,“信易貸”有利于優化營商環境,促進中小企業發展,集中體現了信用惠民便企的積極作用。在實踐中,政府基于經濟社會發展需要,主動作為,在“信易貸”運行中所發揮著重要作用,集中體現為:其一,政府搭建運行平臺。國家發展改革委等相關政府部門、地方政府搭建的信用信息平臺,拓展了信用信息渠道,豐富了信用信息維度,極大緩和了借貸關系中信息不對稱的狀況。其二,政府提供政策性擔保。相關地方政府不斷創新,設立政策性擔保、風險補償、風險分擔等機制,起到了政府增信的效果,為“信易貸”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環境。其三,政府激勵和引導。相關政府部門著眼于破解中小企業融資難題,依托于“信易貸”平臺的有效運行,出臺相應扶持政策,制定相關守信激勵措施,發揮了政府在推動守信激勵方面的重要作用,為信息和信用機制的發揮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直接推動了“信易貸”的迅速發展?! ?、“信易貸”機制亟待步入新的發展境界 目前,“信易貸”在解決企業融資問題方面已經取得了積極成效,成績令人矚目。在新時代背景下,促進中小企業發展依然是政府的一項重要工作。作為解決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一項重要創新,“信易貸”機制要在總結經驗的基礎上不斷追求更高的發展境界,注重發揮市場和政府兩方面的積極性,按照“市場更加有效,政府更加有為”的要求,進一步促進“信易貸”平臺的發展,最大限度地發揮其作為新型融資平臺的重要功能?! ∫皇且幼⒅匕l揮市場在資源配置方面的作用和力量。通過不斷完善信用信息的傳遞機制,豐富經濟領域的信用手段,運用諸如信息傳遞、信用約束等重要的市場化機制為借貸雙方提供交易便利,使“信易貸”機制能夠真正遵循市場規律、競爭規律和價格規律,實現良好運行?! 《且幼⒅匕l揮政府的引領和扶持作用。通過制定立法、政策、意見或出臺守信激勵措施等形式,加大政府對“信易貸”平臺的指導、激勵和促進力度,尤其要完善各類信用信息的共享、披露和利用機制,促進公共信用信息和市場信用信息的融合,推動企業、金融機構和政府部門積極參與,提供更加豐富多元的融資平臺和融資工具,完善政策性擔保、風險補償和風險分擔等機制,發布守信或失信企業名單,積極協調溝通,為解決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提供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案。作者:王偉,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政法部民商經濟法室主任、教授。
推進“信易貸” 服務中小企業融資
摘要:“信易貸”作為破解我國中小企業融資難的有益探索,是推進我國金融服務市場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突破口。建議構建以信用為基礎的新型信貸監管體系,推動信用大數據融合共享應用,建設企業信用大數據交易市場,大力拓展行業信易貸、場景信易貸,積極培育第三方信用服務機構,加快推進央地中小企業融資扶持政策協同,全面提升中小企業融資可獲得性,助力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 £P鍵詞:“信易貸” 信用建設 中小企業融資 中小企業是我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生力軍,8000萬戶中小企業貢獻了50%的稅收、60%的GDP、70%的技術創新成果、80%的城鎮勞動就業以及90%的企業數量。長期以來,在注重財務報表、抵押物和擔保人的傳統信貸模式下,中小企業由于規模小、資產輕、管理弱、風險高,一直面臨融資難、融資貴、融資慢的發展難題。根據《2019年中國銀行業社會責任報告》,2019年末,我國小微企業融資貸款余額約36.9萬億元,僅占社會融資存量總規模的14.68%。另據世界銀行聯合國際金融公司等單位共同發布的《中小微企業融資缺口:對新興市場微型、小型和中型企業融資不足與機遇的評估》,目前,我國有2300萬戶的小微企業存在貸款融資困難,需求缺口總額約達11.9萬億元人民幣?! 〗陙?,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和中小企業融資問題,出臺了一系列政策促進中小企業融資。2018年4月,國家發展改革委辦公廳發布《關于探索開展信易貸工作的通知》,首次提出“信易貸”概念。2019年9月,國家發展改革委、銀保監會聯合印發《關于深入開展“信易貸”支持中小微企業融資的通知》,明確指出要深入開展“信易貸”工作,提出加強信用信息歸集共享、建立健全評價體系、創新貸款產品服務、創新違約風險處置機制、加大地方支持力度、強化考核激勵等六大舉措。這為破解中小微企業融資難題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 ∫?、“信易貸”的內涵外延 狹義上,“信易貸”是指金融機構基于企業信用大數據,自主構建智能信貸審批及風控系統,或者借助第三方企業信用評價及風險監測結果,對中小企業發放的純信用類貸款。廣義上,“信易貸”是指金融機構在傳統信貸模式基礎上,借助云計算、大數據、區塊鏈、人工智能等新技術,創新信貸審批及風控手段,增加或者放大對中小企業(含企業主)的融資貸款額度,讓信用良好的市場主體更便利地獲得融資貸款?! 。ㄒ唬?ldquo;信易貸”的理論基礎 1.信息不對稱理論。信息不對稱源于市場經濟活動中供需雙方掌握數據信息及質量的不匹配,是小微企業信貸供給過程中的核心問題[1],信息不對稱容易引發逆向選擇和道德風險。中小企業信貸情境下,信息不對稱的主要表現,一是金融機構與中小企業之間的信用信息不對稱。金融機構難以掌握中小企業真實經營、市場履約、行業地位、發展潛力、償債能力及意愿等信用信息,而中小企業對金融機構的各類融資產品的差異普遍缺乏了解。二是政府部門與中小企業之間的政策信息不對稱。各地各級政府為推動中小企業發展出臺了一系列融資促進政策,而中小企業對這些政策了解程度不一,政府對這些政策的落地效果又難以掌握,導致政策信息不對稱。三是政府部門與金融機構之間的監管信息不對稱。政府部門著重于融資貸款整體環境的監管,而金融機構則更多地從平衡自身利益角度出發,注重對貸款主體的監管。“信易貸”通過企業信用信息融合應用機制,建設并聯通行業大數據庫、融資產品數據庫、政策信息數據庫、監管信息數據庫,構建企業全面信用畫像,實現數據與數據之間的多方共享、交叉比對,有利于降低各方的信息不對稱?! ?.交易成本理論。交易成本是市場主體開展經濟活動過程中,在信息獲取、溝通協調、決策咨詢、監督管理等過程中所產生的各類成本。中小企業信貸業務發生的交易成本主要包括3項。一是貸款前期發生的信息搜集及信息核查所產生的盡職調查成本;二是貸款中期由于合同履行產生的利息、管理及檢查等履約成本;三是貸款后期由于對貸款業務監管及違約風險等產生的監管成本。通過構建“信易貸”平臺,將信貸供給全流程集中到統一平臺,實現“線上盡調、線上批貸、線上監管”,有效避免不必要的人工審核及監管環節,降低信貸供給中間成本,提高信貸供給服務效率?! ?.數據要素理論。數據作為市場經濟高速發展中的新型關鍵生產要素,對我國經濟轉型產生深遠影響,是數字經濟時代提升數據資源價值的重要保障,是國家創新驅動發展的重要內容。當前,我國數據要素價值的有效發揮,還存在著三大難題:一是數據資產屬性和知識產權難以確定;二是數據資產的評估定價機制難以建立;三是數據交易安全和個人隱私保護難以保障。通過構建“信易貸”平臺,促進公共信用數據、人行征信數據、市場信用數據高效融合,拓寬信用大數據應用場景,激發企業信用數據市場活力,探索市場化確權定價機制,加快推進信用數據資源化、資產化進程,可率先為數據要素市場化開辟一條道路?! 。ǘ?ldquo;信易貸”的主要特點 1.基于信用大數據構建企業全面信用圖像。信用大數據作為生產要素的形態,正對經濟社會發展產生全局性深遠影響[2]。近年來,企業信用大數據已經有了良好的基礎。一是國家公共信用信息共享平臺。截至2020年9月,已經歸集了工商、稅務、海關、住建、社保等46個部門的公共信用信息超500億條,并與國家人口庫建立了信息核查與疊加機制。信用中國網站公示信用信息超2.45億條,其中行政許可和行政處罰信息數量超6800萬條。二是我國已建立起全球最大的金融基礎數據庫。截至2019年末,共收錄10.2億自然人、2834.1萬戶企業和其他組織的相關信息,全國累計為1571.3萬戶中小微企業和1.86億農戶建立了信用檔案。三是資本交易市場、水利建設、交通運輸、食品藥品等重點行業領域已初步建立行業信用信息歸集共享機制,積累了一定數量的行業信用信息?! ∪诤现行∑髽I的公共信用信息、人行征信信息、行業信用信息、自主申報信用信息以及其他市場信用信息,由第三方信用服務機構基于信貸審批需要構建企業信用評價模型,可以全面、動態、實時刻畫企業的信用畫像,為金融機構信貸決策及風險管控提供參考依據。構建信用信息融合共享機制,將分散的數據進行集約化處理,避免“信息孤島”效應,有利于金融機構全面掌握企業信用狀況更加合理開展授信和按需貸款?! ?.基于信用大數據助推金融機構智能風控。信用基礎設施建設與模式創新,是提升風險識別能力的有效措施[3]。金融機構信貸風險管理的關鍵在于風險防控,傳統的管理方式和體系存在監控不全面、預警不及時、所得信息的真實性和準確性不高、成本過高等問題。“信易貸”模式具有新的優勢。一是自動化信貸審批。建立以信用大數據、行業大數據為基礎的自動評價體系,依托大數據、區塊鏈、人工智能等先進技術,合理測算企業授信額度。二是智能化風險管控?;谥R圖譜、機器學習、決策引擎技術及產品,對企業多維數據信息進行全面挖掘與應用,提供覆蓋營銷、反欺詐、信用評估、貸中監控、催收等全流程風控管理服務,有效甄別信用資質差、逾期、失信、不良的客戶,實現實時全面監控、智能提前預警、主動風險防御,全面提升金融機構風險管理水平。三是常態化產品創新。通過機器學習,可實現信貸全過程的流程再造和創新、融資產品的自動迭代和更新、評價模型的自我訓練和優化[4]?! ?.基于信用大數據實現信貸政策協同效應。信貸政策是推動落實“信易貸”的重要保障。目前,各級政府從貸款貼息、融資產品創新獎勵、風險共擔、金融機構合作機制、考核約束機制和模式體系建設等方面持續出臺政策,緩解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5]。這些政策普遍存在分散、重復、信息共享不充分等問題,通過數據共享可以有效實現政策協同。一是政府、銀行、擔保和再擔保機構、保險公司之間的政策協同。多方共建風險共擔機制,發揮各自優勢促進中小企業融資。二是同級政府部門之間的政策協同。尤其在地市層面,推動發展改革、財政、工信、商務、科技、園區等部門信息共享,避免各自施策、“撒胡椒面”,實現統籌精準施策、形成政策合力。三是央地政策協同。建立完善國家及地方風險緩釋基金、風險準備金及風險應急資金機制,鼓勵地方建立中小企業信用保證基金,實現中央和地方政策協同。四是政府與金融監管部門協同。完善中小企業信貸考核機制,推動政府、人民銀行、銀保監局、地方金融局等部門實現聯合監管,有效防范各類金融風險?! 《?、建設成效及存在問題 ?。ㄒ唬┙ㄔO成效 1.服務制度體系初步構建。為全面落地推廣“信易貸”,國家及地方政府結合宏觀經濟發展戰略及地方產業結構模式,提出了易于落地、操作性強的政策措施?! ∫皇菄覍用娣e極制定出臺宏觀指導政策。截至2020年8月31日,國務院、各部委出臺與中小企業融資促進相關性較大的政策文件共計54份。其中,國務院與國務院辦公廳所發政策文件共計26份,各部委作為發文單位的政策文件共計28份。指導性文件主要聚焦于機制體制建設、信息技術應用、拓寬融資方式、資金補助、風險管理、降低融資費用、信用信息的利用等方面,操作性文件主要集中在降費獎勵等方面?! 《堑胤綄用娓鶕陨懋a業發展需求提出利好政策。截至2020年8月31日,省市層面頒布的“信易貸”文件共計57份,其中省、自治區、直轄市頒布的政策文件30份,地市頒布的政策文件27份,以山東省、上海市頒布的文件最多,其次是青海省、天津市、重慶市,頒布2份以上政策的城市有溫州,湖州、常州、泉州等城市。所出臺政策文件涉及“信易貸”支持中小微企業融資、推進“信易+”守信激勵、金融支持民營經濟發展、“先照后證”改革后加強事中事后監管、優化提升營商環境、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區域合作示范區建設等多個方面?! ?.綜合服務平臺初見成效。為實施中小企業信貸精準供給,全國各地積極探索建立以信用大數據為基礎,由國有控股、民營金融科技企業參股的混合所有制企業主導運營機制的綜合金融服務平臺,并積極實現與全國中小企業融資綜合信用服務平臺的對接。有關統計顯示,截至2020年8月,全國“信易貸”平臺累計開通政府賬號652個,涵蓋31個省份、326個地市(區)及28個縣級市;已有13個省轉發《國家發展改革委 銀保監會關于深入開展“信易貸”支持中小微企業融資的通知》,78個市正式發文組織本地金融機構入駐。其中,江蘇、河南、陜西3省及杭州、臺州、漳州、昆山、廣州、松原6個市地方自建平臺已初步完成與全國“信易貸”平臺的技術接入。上述9個地方自建平臺累計注冊企業485226家;累計發布融資需求121516筆、需求總額7985.80億元;累計授信82946筆、授信總額4338.53億元;累計放款73664筆、放款總額3056.88億元;累計信用放款11582筆、信用放款總額277.65億元?! ?.第三方信用服務機構快速發展。“信易貸”的有效實施,除需要有完善的制度體系作為保障外,還需要有強大的信用信息產品作為支撐。目前,全國各地正以“信易貸”平臺建設項目為抓手,積極引導金融機構結合區域經濟發展和產業結構,向有市場、有效益、有信用的中小企業提供“信易貸”產品,為進一步優化“信易貸”產品設計、優化客戶服務體系提供基礎保障,促使全國各地“信易貸”項目朝著標準化、規范化方向發展,同時,倒逼第三方信用服務機構發展壯大。截至2020年9月,國內已培育了一批優秀的信易貸第三方服務機構,包括“信易云” 、微眾信科、數聯銘品、數知科技、百融云創、融聯易云等。以數聯銘品為例,該機構以“動態盡職調查系統”為基礎,針對不同行業及企業屬性,有針對性地開展風險評估和信用評級,根據金融監管部門、金融機構及司法部門等業務需求提供反欺詐解決方案,并根據發展狀況實時跟蹤我國新經濟指數,為金融服務業提供數據參考,有效提升了中小企業融資服務效率、降低融資服務成本,進一步實現社會資本合理化配置?! ?.融資服務產品不斷創新。金融行業作為數據最密集的行業之一,無疑是現代數據風暴的重要參與角色。信用大數據與金融業的融合,促使了金融大數據這一新興概念的出現。而征信(信用)大數據是金融大數據的重要組成,包含金融交易數據、客戶數據、運營數據、監管數據以及各類衍生數據等,其背后蘊含的巨大利用價值不言而喻。當前,金融大數據已經成為金融發展的新動力,在中小企業融資貸款服務、工程企業融資貸款、能源企業融資貸款、企業綜合信用服務、個人綜合信用服務等領域得到廣泛應用,是現代金融發展的必然趨勢。以工程“信易貸”為例,該平臺依托工程行業的信用大數據,構建具有行業特色的信用評級體系,為用戶提供評級服務,并將此信用評級結果替代金融機構的部分貸前盡職調查功能,快速精準輔助銀行授信;引入覆蓋資金使用全過程的供應鏈管理和風險跟蹤,確保貸款用途真實可靠、風險可控,在貸后過程中通過大數據為金融機構降低信貸風險,僅2020年前9個月就幫助6780戶中小微企業獲得近90億元授信?! 。ǘ┐嬖趩栴} 1.信用數據開放共享和安全保護機制不健全。信用信息是中小企業信貸供給衡量的主要依據。目前,中小企業信用信息來源主要以財務信息、水電煤氣信息、稅費信息等基本信息為主,而對于反映企業經營狀況的開票、合同履約、客戶評價、收付款等市場信用信息采集難度較大,導致中小企業、金融機構和資本市場仍然存在信息不對稱問題,容易造成逆向選擇和道德風險的發生。當前,企業信用信息以國家公共信用信息中心、中國人民銀行征信中心作為信息的主要歸集主體,工商、海關、稅務、第三方信用服務機構和民間信用服務機構等為次要主體,幾方彼此歸集的信息尚未形成互通機制,無法為金融機構發放貸款提供直接參考。對于數據的安全保護也缺乏統一的規范管理制度?! ?.各地發展水平不均衡。2019年,國務院正式發布《關于深入開展“信易貸”支持中小微企業融資的通知》,明確提出“深入開展‘信易貸’工作”。各地紛紛響應,積極探索“信易貸”創新模式,截至2020年9月30日,全國共建有173個中小企業融資服務地方平臺。目前,各地平臺建設模式存在差異,地區分布上也不夠均衡。在平臺建設運營模式方面,目前,全國各地平臺運營主體主要為事業單位、企業或政府:由事業單位運營的平臺共計74個,由企業、政府運營的分別為48個、22個。此外,民辦非企業機構作為新興公益服務主體成為平臺運營的重要補充,在全國范圍內共計運營平臺15個。在平臺分布方面,173個地方中小微企業信用服務平臺主要為市級或省級平臺下的市級子平臺,省級平臺較少;總體上呈現東西部地區多(東部地區73個,西部地區54個),中部地區少(36個)的特點?! ?.相關政策協同力度不夠。“信易貸”創新服務產品的不斷增加,需要有完善的政策制度和強大的組織作為保障。目前所頒布的諸多指導性文件指明了“信易貸”的發展方向但缺乏具體措施,操作性文件雖有明確措施,但僅涉及加大財稅優惠力度和中央財政補貼,未觸及中小企業融資方式、統計口徑、體制機制建設、風險管控、信息技術應用等,且部委與部委間、部委與地方間、地方與地方間彼此都缺乏協同效應。一是中小企業融資服務工作缺少統一的牽頭部門。目前牽頭單位主要為財政部、工信部、人民銀行和銀保監會,由財政部建立風險分擔機制和提出減稅方案,由工信部擬定中小企業發展政策,由人民銀行和銀保監會統籌提升中小企業金融的合規性及服務質效。但是,從全國“信易貸”相關的政策文件看,牽頭單位主要為國家及地市發展改革委或聯合銀保監會,缺乏與財政部、工信部、人民銀行等單位的聯合,不利于“信易貸”工作的統籌推進。二是中小企業融資服務平臺建設的牽頭和監管單位數量多,存在多頭監管現象。各地方工信部門建設的“中小企業公共服務平臺”、地方人民銀行建立的“中小企業金融服務平臺”、地方科技部門建立的“科技金融綜合服務平臺”數量龐雜,導致中小企業平臺認知混亂?! ?.政策性擔保和風險共擔機構發展不平衡。強有力的政策性擔?;蝻L險共擔機構是中小企業獲得信貸供給的重要增信保障。目前,我國政策性擔保和風險共擔機構發展不平衡、代償風險較高、資金缺口較大,難以有效發揮增信服務。一是擔保機構發展不均衡。擔保業務作為一項風險性較高的業務,存在收益不平衡、不匹配等現象,導致國有擔保機構在開展業務時傾向于選擇易保值增值客戶,對于中小企業等風險性較高的客戶往往設置較高的門檻,審批嚴格,過程繁瑣,費用也較高,使大量中小企業難以準入,只能轉向民間的擔保機構。而民間擔保機構數量有限,且擔保費用較高,導致中小企業貸款獲取成本居高不下。二是風險共擔機構以政府單方面為主。在風險共擔業務方面,沒有形成有效的銀行、擔保、保險協同共擔機制,難以形成擔保業務規?;l展,導致中小企業信貸獲取難以產生規模效益?! ∪?、政策建議 建議“信易貸”的未來發展要重點圍繞數據融合、標準規范制定、平臺搭建、政策扶持和金融機構支持等方面開展?! 。ㄒ唬┘訌娦庞么髷祿娜诤瞎蚕砗途C合治理 信用大數據是“信易貸”平臺的原材料,信用大數據的充分融合是“信易貸”平臺能否真正發揮實效的關鍵。期望通過大數據打破空間界限,打破行業壁壘,將相關平臺連接起來[6],必須規范信用大數據共享管理制度,推動企業公共信用信息與非公共信用信息的融合共享和綜合治理?! ?.自上而下協調垂管部門的公共信用信息。整合稅務、市場監管、海關、司法、水、電、氣費以及社保、住房公積金繳納等領域的信用信息,“自上而下”打通部門間的信息孤島,降低信息收集成本?! ?.推動人行征信信息與公共信用信息融合。借助信用領域大數據、區塊鏈、人工智能、聯邦學習等技術創新,加快推進人行征信信息與公共信用信息融合應用;健全完善人行征信信息與公共信用信息開放授權機制, 提升數據獲取的便捷度?! ?.以應用為導向規范企業市場信用信息的歸集共享。堅持數據最小化原則,以應用導向制定市場信用信息的應用場景目錄及信息歸集目錄,努力提高企業市場信用信息歸集的規范性、準確性、完整性和實效性,實現“應用告知-授權同意-歸集數據-開展應用”全過程管理?! ?.加強信用數據的綜合治理。厘清數據提供方、數據使用方、共享監管方等共享主體責任邊界,規范數據發布、數據使用、數據銷毀等環節,構建覆蓋所有責任主體、覆蓋所有關鍵環節、覆蓋所有數據的管理體系,做到數據流程可追溯,關鍵環節可監管,保障信息共享管理有據可依、有痕可循?! 。ǘ┤嫣嵘?ldquo;信易貸”平臺服務功能 “信易貸”平臺作為中小企業融資貸款服務的窗口,應推動平臺不斷迭代升級和完善應用服務,以“純線上無接觸操作”的優勢幫助中小企業最大化發揮信用價值,快速便捷地獲得貸款?! ?.提高智能融資撮合服務水平。依托全國中小企業融資綜合信用服務平臺,優化企業自主申報信用信息和具體融資需求信息功能,同時,完善和細化金融機構的產品展示功能,基于大數據不斷調整優化撮合算法,主動為中小企業推送當前平臺上適用的融資產品,實現自動精準匹配,提高撮合效率?! ?.開發政策兌現功能。依托全國“信易貸”平臺引導各級政府設立中小企業融資支持政策(信貸風險補償資金或信用保證基金、貸款貼息、應急周轉金等),提升平臺的政策匯聚、發布、智能匹配、申請、兌現、效果監控等功能,幫助中小企業一站式申獲各類扶持政策,協助政府部門提高施策效率,實現精準施策?! ?.強化統計及監管服務。各級政府部門、各金融機構可通過全國“信易貸”平臺,可視化監測所轄中小企業融資業務開展情況,政府部門通過平臺可掌握轄區內企業融資余額、融資綜合利率、不良率以及各金融機構放款數額、機構業務排名等,為后續精準施策提供有效支撐;金融機構可在平臺上實時掌握具體融資業務進度、企業放款總體數額、企業逾期等數據,為后續業務改進優化提供幫助?! 。ㄈ┘涌焱七M“信易貸”標準體系建設 綜合全國各地“信易貸”建設成效,加快推進全國“信易貸”的數據標準、技術標準、服務標準等基礎性標準建設,優化“信易貸”模式,促進“信易貸”在全國全面開花?! ?.推動企業信用信息數據標準建設。明確用于“信易貸”應用的企業信用信息數據范圍及數據指標體系,在數據匯聚環節中制定數據項名稱、數據字段、數據類型及格式、代碼標識符、數據元標識符等標準;在數據共享環節中制定數據字段、數據接口等標準,確保涉及國家利益、社會安全、商業秘密、個人隱私等信息受到合理保護?! ?.推動企業信用評級評價標準建設。以行業、場景為基礎,建立企業信用評級標價規范性指標體系,指導建設企業信用評級評價模型,明確中小企業信用等級劃分標準,促使金融機構之間的風險評價達成共識?! ?.加快“信易貸”平臺建設及服務標準建設。明確地方平臺、金融機構、信用服務機構的準入及退出條件,對各方提供的服務內容、服務流程、服務時效、服務質量、監督評價以及信息系統安全提出要求?! 。ㄋ模┨剿鹘ㄔO企業信用大數據交易市場 以企業信用大數據為試點,探索建設數據要素市場化交易平臺,逐步明晰數據溯源、確權等關鍵問題,實現企業信用資產評估交易?! ?.研究數據溯源確權。由于數據不具有專有性、地域性及時間性的特點,為有效保護被收集者利益,建議加快數據確權、個人信息安全保護等相關法律法規的研究制定。運用區塊鏈等新興技術,實現數據溯源與確權,使數據需求方能安全、快速地查看數據質量、獲取所需數據?! ?.開展信用資產評估。探索將企業信用作為企業資產,建立企業信用資產評估標準體系,依托公益性第三方機構客觀、公正地開展評定,推動社會各界對企業信用資產的認可和應用?! ?.開發數據交易系統。以數據資源開放、流通和應用為宗旨,推進數據交易系統開發建設,加強數據交易對象的審核與監督管理,開展數據質量論證、數據交易標準化及數據衍生金融服務等專業服務?! 。ㄎ澹┓e極拓展“信易貸”創新應用場景 充分發揮金融科技的積極促進作用,結合行業特性、場景需求、知識產權情況等,創新開發和拓展各類“信易貸”產品[7]?! ?.建設信用大數據國家實驗室。通過央地聯合建設,以國家宏觀指導、地方實操為引導,聚焦信用大數據風險預警和信息分析、信用評價模型、信用服務產品等領域,聯合相關機構共同研究“信易貸”數據模型、中小企業風控模型、中小企業綜合評價模式等,為創新中小企業融資貸款新模式,實施精準信貸供給提供基礎保障?! ?.大力拓展“行業信易貸”。依托能源、交通、物流、稅收、貿易、電商、建筑工程、家政服務等行業,開發垂直領域行業信易貸產品,推動以中小企業為核心的金融信用服務體系建設?! ?.創新開發“場景信易貸”?;谡型稑?、政府采購、供應鏈、特色商圈、履約保證、特定人群等實際應用場景,歸集供應鏈全鏈條數據,實現數據和業務閉環,開發服務于不同場景主體的“信易貸”產品?! ?.提升知識產權“信易貸”應用。充分發揮知識產權市場價值,建立完善的知識產權融資評估管理體系、質押融資風險管理機制、流轉管理機制等,創新知識產權質押融資的服務機制,加快知識產權信易貸的廣泛應用?! 。┏浞职l揮第三方服務機構作用 加快推進第三方服務機構的培育,對于加強對中小企業經營數據、交易數據、財務數據、稅務數據等企業信用信息綜合分析與評價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同時,通過第三方服務機構能夠有效挖掘企業經營狀況,有利于金融機構在中小企業信貸供給方面實施精準供給,提高金融機構信貸供給的決策效率和風控水平?! ?.充分發揮信用服務機構作用。傳統的融資貸款業務實施過程中,金融機構注重的是貸款申請人的財務數據,而以信用為基礎的融資貸款新模式更注重企業綜合信用評級評價,并注重與金融機構實現數據資源實時共享。發揮信用服務機構專業職能,提供融資貸款盡調前置、信用評級評價等服務,金融機構可依據實時數據采取動態授信、貸款審批和風險管控?! ?.培育融資中介機構。加快對企業無形資產評估機構、項目風險評估機構、融資咨詢服務機構、融資擔保機構的培育,加強融資中介機構公信力,改進和開拓業務形式和范圍,形成中小企業企業融資貸款服務全鏈條?! ?.充分發揮行業協會作用。行業協會是緩解中小企業融資難的有效載體,在規范行業管理、加強行業自律、促進行業發展、倡導誠信經營等方面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行業協會掌握行業內大量信息、了解業內企業信用狀況,是溝通企業與銀行合作、化解和轉移信貸風險的重要一環?! 。ㄆ撸┘涌鞓嫿ㄑ氲卣邊f同機制 由政府和金融機構共同出資成立“信用保障基金”,為中小企業融資保駕護航,是全世界政府解決中小企業融資的有效手段?! ?.明晰國家、省級以及轄區融資擔保機構的職能。建議轄區融資擔保機構直接承接融資擔保業務,省級再擔保機構對轄區機構業務進行再擔保以分散轄區機構的擔保風險;盡快在國家層面設立規模足夠大的國家融資擔?;?,增加系統性風險或省級大規模風險防范手段?! ?.建議國家融資擔?;鸪浞职l揮全國范圍統籌協調功能。建立風險準備金制度,向下級擔保機構和再擔保機構按照其各自總擔保費的一定比例提取風險準備金,按照約定彌補地方擔保機構的代償額缺口?! 。ò耍┙⒔∪珨祿踩徒鹑诎踩Wo機制 貫徹《網絡安全法》《關鍵信息基礎設施安全保護條例》以及金融業相關法律法規,加強與落實網絡運行安全、網絡信息安全、金融安全等相關制度的研究與施行,加強關鍵信息基礎設施的防護建設,提升攻擊研究能力?! ?.完善法律監管機制。盡快就數據安全開展立法工作,完善數據安全相關法律法規,建立數據安全監管機制?! ?.建立“信易貸”平臺數據清洗加工市場準入機制。由指定信用服務機構參與信用信息數據的清洗加工,為金融機構提供數據需求服務?! ?.建立全國“信易貸”平臺數據安全等級保護機制。采用關鍵技術強化共享安全,滿足對共享主體的責任界定。采用數據加密、數據脫敏、數據安全標識等關鍵技術,結合數據流動特征和風險,從數據梳理出發、到內控管理中防止敏感及隱私數據泄漏、數據共享全過程審批記錄等多維度,構建數據安全合規管理解決方案,滿足對共享主體的責任界定。 參考文獻: [1]盛天翔,范從來.金融科技與小微企業信貸供給述評:機制、實踐與問題[J].現代經濟探討,2020(6):39-44. [2]何偉.激發數據要素價值的機制、問題和對策[J].信息通信技術與政策,2020(6):4-7. [3]韓鳳芹,趙偉.中小企業融資困境:基于風險治理的解釋與應對[J].宏觀經濟研究,2020(8):15-23,50. [4]林少群.互聯網金融融資模式剖析——源自中小微企業的P2P和眾籌實踐[J].宏觀經濟管理,2017(S1):98-99. [5]封北麟.精準施策緩解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研究——基于山西、廣東、貴州金融機構的調研[J].經濟縱橫,2020(4):110-120. [6]陳雨帆.大數據環境下小微企業融資模式創新研究[J].合作經濟與科技,2020(11):76-77. [7]袁道強,王燕.大數據運用:小微企業信貸產品的創新與思考[J].金融理論與實踐,2018(7):109-113. 【作者信息】曾光輝,東北大學工商管理學院2020級應用經濟學博士,廈門國信信用大數據創新研究院高級經濟師(《宏觀經濟管理》2021年4月第4期)